安庆市文化馆2013年工作总结与2014年工作计划

  • 2014-01-30 09:47:40
  • 阅读:1367
  • 安庆市文化馆

2013年,在市文广新局直接领导下,我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实规范制度管理,不断深化免费开放,精心打造服务品牌,着力加强“非遗”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积极参与示范创建,奋力提升办馆水平

 

积极参与我市申报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谋划助推示范区创建有关工作。根据《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标准(中部)》、《安庆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安庆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标任务分解表》和《地(市)级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等相关文件和创建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全员参加,从“静下来”(逐项梳理标准,摸清家底)、“走出去”(学习先进做法,总结经验。先后组织人员到马鞍山、芜湖、池州等地参观考察先进办馆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增加了解)、“动起来”(制定实施方案,强力实施)三方面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切实增强了群众文化活力,促进了我市群众文化繁荣。同时,注重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强宣传,有效提升了安庆群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工作实效全面提高

 

我馆根据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馆管理办法》和《安徽省文化馆服务标准》,紧密结合本馆实际,认真制定实施了《安庆市文化馆岗位职责》、《安庆市文化馆考勤制度》、《安庆市文化馆关于进一步推进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实施方案》、《安庆市文化馆免费开放应急预案》、《安庆市文化馆免费开放活动安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馆党支部和团组织建设,健全了组织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政治和业务学习教育活动。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和内设部室负责人自荐推选,充分调动了全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内部活力持续迸发,外部形象不断提升。

 

(三)坚持实施开门办馆,免费开放深入推进

 

为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场馆的吸引力和免费开放的影响力,我馆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作用,积极创新思路举措和服务项目,切实强化责任、细化任务、优化服务、亮化形象,不断提高免费开放工作水平和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机制,集聚群众文化资源,积极做好免费开放项目公示和服务工作,将免费开放的内容、时间等具体安排上网上墙,做到活动明确、责任到人。在馆排练厅组织开展各种各样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共享免费开放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文活动

 

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我馆群星乐团、群星合唱团和群星黄梅戏艺术团,集结引导社会文艺团体和文化志愿者,精心开展了“乐韵华章、佳音共赏——安庆市2013年新年音乐会”、“贺新春黄梅戏文艺天天演”开演、“元宵节晚会”、“五一”广场文艺天天演、重阳节送戏下乡到宜秀区黄梅村、文化下基层进社区到地质新村和菱湖新村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广泛关注和好评。执行承办了2013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广场黄梅戏汇演活动,除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外,共有28个民营剧团、民间班社和市直单位献上了6场41个精彩的黄梅戏小戏折子戏节目,近4万人次现场观看了演出。成功承办了2013安庆市“六一”少儿文艺调演,并精选优秀节目参加全省少儿文艺调演,荣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突出“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美好乡村”主题,承办了送文艺演出到宜秀区黄梅村活动。组织举办了声乐培训班、黄梅戏培训班、舞蹈培训班、化妆培训班、副县级以上干部黄梅戏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50余场次,参训群众逾万人次。深入城乡基层开展文艺辅导300余次,积极推荐业务骨干支持各县文化建设,策划指导宿松县程岭第二届农民文化节暨东乡泊湖文化区域文艺展演。

 

(五)着力加强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扎实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利用“中国文化遗产日”,深入社区、广场举办“非遗”图片展,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积极参与由省文化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安徽省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组织观摩了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了解其他省市重点“非遗”项目保护现状,学习了先进的“非遗”保护工作经验,提升了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完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资金申报工作,《胡玉美蚕豆辣酱制作技艺》、《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岳西鼓书》等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六)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创作展演成果丰硕

 

在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评选活动中,我馆荣获“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受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厅联合表彰。在安徽省“江淮群星奖”评选活动中,馆长齐文斗同志荣获“江淮群文之星”称号,小品《背影》获安徽省曲艺类“江淮群星奖”,受到省文化厅通报表彰。创排的舞蹈《梨园新蕾》入选“魅力校园•童心飞扬”安徽省语委办和安徽广播电视台《七彩路》栏目联合举办的2013年安徽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录制。因事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出色,我馆被安庆市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授予“安庆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称号。由我馆选送的舞蹈《好一个花鼓灯》参加了第九届安徽省花鼓灯会演出,荣获表演二等奖。由齐文斗同志根据“扶贫政委”赵克信先进事迹创作,关阳导演并表演的黄梅大鼓《三进金寨》入围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曲艺门类复赛,这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此类复赛的作品。女干部合唱团演唱的《节日欢歌》、《大红枣儿甜又香》在安徽省第六届金色晚霞合唱节中获二等奖,群星合唱团演唱的《走向复兴》、《把一切献给党》获三等奖.在第二届安徽省社区文艺调演系列活动中,由我馆选送或编排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获“幸福的日子乐起来(戏剧票友)”活动一等奖,黄梅戏《女驸马》获二等奖;琵琶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获“幸福的家庭笑起来(家庭才艺)”活动三等奖;摄影作品《姑娘出嫁》获“幸福的瞬间亮起来(摄影)”活动二等奖,《童年记忆》获三等奖;舞蹈《盛世欢歌》获“幸福的节拍舞起来(广场舞)”活动一等奖,舞蹈《中华一家亲》获三等奖;我馆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市职工“生命安全、幸福健康”演讲比赛活动中,我馆职工洪萍和董玫分别取得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戴同同志所作的《爱我安庆文化惠民》在市直工委举办的演讲比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其演讲稿在《安庆日报》发表;姜敬生同志在中国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和中国残联共同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福建赛区比赛中,其编导并参演的舞蹈《徽韵》分别获节目三等奖、编导三等奖。在皖江八市第六届群众艺术(舞蹈)大赛中,我馆选送的现代舞《蒲公英》荣获金奖,独舞《茉莉情怀》荣获银奖,我馆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馆组织人员到山东观摩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曲艺演出,同时支持年轻同志外出观摩和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

 

二、存在问题

 

在服务大局、文化惠民过程中,我们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更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我馆开展工作也还面临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场地受限。目前,我馆馆舍面积只有500平方米,与国家的标准要求相去甚远,对外开放工作极大受限,开展相关文化艺术活动规模严重不足。

 

(二)经费不足。因文化馆是公益性单位,而且受财政、人员、场地等限,开放的相关配套经费严重不足。现有的对外开放的设施设备和场地因投入有限无法及时维护和更新,日常开支捉襟见肘,难以扩大开放规模。

 

(三)人才缺乏。我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新鲜血液难以及时补充,后备力量相对薄弱。二是特色业务专业人员短缺,如黄梅戏表演艺术、音乐、计算机、音效等方面特殊人才稀少。三是缺乏市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层次文艺人员。

 

三、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我馆将在市文广新局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化免费开放工作,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以全市群众文化工作新成效推动安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精心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精心筹办2014年安徽画廊安庆市迎新春书画展和2014新年音乐会。继续组织开展好春节、元宵、五一、中秋节、十一等节庆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提升演出质量,加强活动宣传,扩大活动影响。积极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和方式,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深化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学习和辅导培训等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不断改善免费开放活动条件,创新免费开放活动项目和形式,扩大免费开放工作影响,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免费开放制度体系,确保安全开放、有序开放。

 

(三)深挖素材再出群文精品力作。一是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举措新成果为背景,精心创作出反映我市跨越发展的文艺精品。成立文艺节目创作小组,安排编剧、导演、音乐、演出等专业人员,对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果进行梳理、提炼,在题材、主题、风格、特色、艺术手法等方面,做到精雕细琢,创作并编排出文艺精品,以此讴歌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提振全市上下的精气神。二是以我市道德模范、“安庆好人”的典型事迹为素材,精心创作出弘扬先进、讴歌典型的文艺精品。对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和“安庆好人”以及有关典型事迹宣讲团进行采风,对典型素材进行筛选、加工、提炼,使创作编排出的文艺作品能反映市民生活的积极风貌,以此达到“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良好效果。三是整合全市群文精品资源,参加国家、省、市各种赛事,争取各种奖项,强力冲刺群星奖。

 

(四)完善群众文化共建共享机制。以城乡基层为重点,拓展延伸群众文化工作触角,广泛开展演出、展出、培训、阅读、娱乐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群众文化和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与社会文艺团体和有关单位的联系,做好群众文化交流辅导工作。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挖掘、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断彰显安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常态评估、宣传展示、传承保护等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或参加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六)做好新馆建设和过渡搬迁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配合做好新馆项目规划、环评、建议书、可研报告等相关工作和新馆建成前的过渡期馆舍接收搬迁工作,着力推动总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新馆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馆舍不达标、群众文化活动场地不足、免费开放工作受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