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事迹简介

  • 2011-09-16 15:19:21
  • 阅读:9313
  • 安庆市文化馆

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的女传人

 

——记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陈爱容

 

    陈爱容,女,46岁。汉族,初中文化程度,潜山县官庄镇坛畈村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

 

    陈爱容出生在桑皮纸之乡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耳濡目染,对桑皮纸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3年,由于共同的爱好,她嫁给了本镇的桑皮纸生产能手刘同熖,从此与桑皮纸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多年的努力,她全面掌握了桑皮纸生产技艺。

 

    提起桑皮纸生产,陈爱容如数家珍。1999年,她和丈夫大胆创新,生产了纯度100%的纯桑皮纸,在家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山沟里飞不出金凤凰。她夫妻俩就是不信这个邪,暗下决心,一定要重头做起。选好桑皮质量,把好技术关。功夫不负苦心人,几年后,她和丈夫生产的桑皮纸被北京专家选中,用于北京档案馆古书修复。说到这里,陈爱容有些激动。她说:桑皮纸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选材。桑皮要选适龄的,不要太老也不要太嫩。太老了皮碓打不细,太嫩了没有拉力。蒸煮后细选选不好,产品就会出现芝麻点、细皮丝、纸茧等。这样的皮料,就是捞晒技艺最好,产品也无法使用。精选过关的桑皮生产出来的纸,没有污点,往古书上一盖,就能看清下面的文字,并有一定的拉力,这样修复好的古书就不易再破损。从此以后,刘家生产的桑皮纸名声大振。2004年世界基金会为北京故宫修复倦勤斋征集用纸。故宫专家寻寻觅觅,最终找到了刘同熖家。专家考察了他夫妻俩生产桑皮纸的全过程,对纸样进行了检测,结果酸碱度能达标,但拉力不够,抗折度不强。带着这个难题,陈爱容夫妻俩连夜攻关,凭着多年的生产经验,重新在选皮、检皮、蒸煮、打皮等环节上进行多次试验,终于生产出故宫所需要的桑皮纸。经专家检测,工艺达到清乾隆时期的手工制作水平。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丈夫刘同熖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传承人,陈爱容也被认定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古人云:制作桑皮纸72套手脚还加一口气,一口气指的是晒纸上培的技艺。农村人常说,这个人有两把“刷子”,指的就是桑皮纸生产过程中晒纸有技术、有本事的人。程爱容晒纸就有她的一套,她说纯桑皮纸晒时跟宣纸、书画纸也不一样,皮纸的帖子不要太干,也不能太湿,它的额头需用刮额刀刮成纸额,将四周托起,其它的地方不要用额刀去碰它,如果不小心刮了就会粘连,难以分开。不同的桑皮纸有不同的晒法,如小汉、中汉、大汉、引纸、扎钞纸、生皮等,规格不超过1m的要横晒,超过这个规格要竖晒。横晒的刷路必须从左到右,左上角第一刷,右下角第二刷。刷路均匀,直到左下角为最后一刷。掌握不好,纸就会起鸡毛折。竖晒的纸左右上下进行,左上角第一刷,中间往上第二刷,右上角第三刷,第四刷从中间直下到底,然后左一刷右一刷,晒好为止,这些都是陈爱容平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她说晒纸必须掌握好帖子的干湿、帖子的整修、上培的技巧、刷路的走向、培纸的粘度、手用力的大小、接纸的乱齐等,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靠自己的悟性把握。

 

    如今,年近半百的陈爱容精神抖擞,全身心投入在桑皮纸手工制作之中,她家的作坊已扩大规模,每天都有10多人在生产,她的徒弟也发展到30多人。她说,她有信心,也有决心,把桑皮纸的这项技艺发扬光大。

 

☆☆☆☆☆☆☆☆☆☆☆☆☆☆☆☆☆☆☆☆☆☆☆☆☆☆☆

 

无怨无悔传技艺  水深火热练真功

 

——记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刘绍成

 

    刘绍成,男,安徽省潜山县官庄镇坛畈村人,初中文化程度,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

 

    刘绍成年龄不大,但在桑皮纸生产上他是一个全才。他常年与水打交道,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持捞纸时的手感,也要把一双赤裸的手伸入冰冷的槽中。他既能吃苦又心灵手巧,谈到制作桑皮纸,他滔滔不绝。自1997年开始,跟随小叔刘同熖(故宫倦勤斋用纸的生产者省级首批传承人)学习制作桑皮纸,他从配料、切纸、打包开始一样一样的学习摸索。他学习上虚心,程序上把关,丝毫不马虎。特别是有一道特殊的工序——上甑,就是把扎好的桑树皮放进皮甑里,一层一层的圆起。刘绍成说,不能装的太结实,也不能装的太满,结实了甑内的热气没法上升,这样甑下半的皮熟了,上半的皮还是生的。老一辈桑皮纸匠人,蒸皮特别讲究,避免见生人、带孝的人、生产没满月或是孕妇等。总之是怕外界影响,皮蒸不好,如果出现皮生了,找不到原因,就认为是什么邪气上来了。刘绍成技艺过硬,每次煮皮都能成功,所以成了远近闻名的煮皮能手,哪个作坊煮皮出现问题,第一个想到要找的就是刘绍成。

 

    刘绍成介绍说,手工制作桑皮纸每道工序都有讲究,马虎不得,重到百斤以上的体力活,轻则手上的针线活。2006年9月份,韩、日、美三国的十几位专家在故宫曹主任的带领下,来官庄考查,专家发现官庄捞纸的竹帘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这是用传统的方法装置的。刘绍成不但能生产桑皮纸,还能制作生产桑皮纸的竹帘,这项技艺也只有几个人能做了。

 

    桑皮纸生产主要是依靠传统手工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工序是依靠日晒、雨淋、露炼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相当一部分环节依靠经验掌握,某些单一的产品操作要领无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完全依靠个人的感悟和领会,依靠日积月累的经验。比如说调料工序中加入猕猴藤汁就是桑皮纸生产工序中一项十分有趣而又很难掌握的环节,用纸帘捞出的纸张,水淋淋地一张压着一张,人们看上去,摸上去都像一块大豆腐,可烘纸工人竟然能像揭白布一样,从这块巨大的豆腐上揭出一张又一张桑皮纸,其中的奥秘就在于纸槽中加入猕猴藤汁,这种汁又被称为“纸药”。捞纸时,在纸槽中加入多少“纸药”这完全凭经验,而纸浆的多少又直接影响桑皮纸的厚薄,刘绍成能根据需要自如地加减纸药的分量。

 

    为了实现桑皮纸生产技艺的有效传承,培养后继人才,必须传授技艺。由于实行记件工资,作为捞纸的操作工,不愿意带徒弟。因为带徒弟不但影响自己的生产时间,成品率也大大的降低,直接影响自己的工资收入。刘绍成不这么想,他在捞纸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由于他的技术好,性格随和,做人低调,拜他为师的人也不少,近年来,他已培养了十几个操作工,大多在捞纸工序中成为顶梁柱了。

 

    如今,刘绍成已被认定为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在该技艺3名省级传承人中,他年龄最小,他说他有义务、更有责任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因为这是他家的传家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他这代能发扬光大,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

潜山弹腔——行走在艰难的传承路上

 

记省级非遗项目潜山弹腔传承人宋晓琴

 

    七月二十一日安庆电视台《记录安庆》栏目组深入潜山县五庙乡许畈村,全程拍摄了许畈弹腔业余剧团省级传承人宋晓琴表演的弹腔剧目。传承三百余年的民间戏曲又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是潜山县活态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重要举措。

 

    宋晓琴,女,家住五庙乡程冲村许家坂,1962年出生,现年49年。幼小在娘家喜爱戏剧,常常随本屋戏班外出演出黄梅戏,受到观众的好评。

 

    21岁出嫁到许家坂后,受许家坂弹腔戏剧的艺术渲染,从小喜爱黄梅戏的她,又爱上弹腔戏,于是她虚心向老一辈请教学习,利用锅前锅后,田头地间的歇息时间用心练唱。在祖父许忠育和弹腔传承人许晓初等老一辈的精心指导下,她久唱不厌,百炼不烦,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前辈艺人的认可,多次登台演出。先后在潜山县举办的建国六十周年全县文艺调演中,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2009年参加天柱山登山节开幕式演出,2010年又到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演出。得到了领导的好评,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从此树立了传承弹腔艺术的信心。

 

    潜山弹腔,即老徽调。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到清乾隆之初,职业性班社甚多,其中“五世堂”(余家班)、“四箴堂”、“同乐堂”等长年出演。凭借长江水路优势,上达四川重庆,下到南京苏浙,并与这些地区的文化艺术广泛交流,弹腔有了“徽调”之称。班社亦随之称为“徽班”。乾隆五十五年,京城调集民间班社进京,徽班也相继进京,并在京城渐而形成“四大徽班”即“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各自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占据京城舞台,并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弹腔被称为京剧的母体艺术,为京剧大师程长庚打下了丰厚的艺术底蕴,程长庚被誉为“京剧鼻祖”、“徽班领袖”。四大徽班流寓京都以后潜山本土艺人依然保留着自然特色,使弹腔这一生态艺术得以延续。

 

    弹腔一直以皖江地域为核心流传地,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弹腔音乐唱腔中还融汇了大量的民歌小调,汲取了青阳腔以及民间音乐的多重营养。

 

    弹腔的唱念字韵,沿用“中州韵”,并渗入大量“徽音”。尤其是潜山、岳西山区的艺人,这种方音更为浓重。唱腔与“小白”全用方言,大白用方言韵白。唱腔在基本腔框架内,根据方言的四声调值,产生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因而,弹腔乡土气息浓郁。

 

    宋晓琴说:弹腔艺人绝大多数出自农民或农村手工业者,其“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都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弹腔的剧目表现了民众生活、风土民情,反映了本地域人民的道德观、审美观。

 

    稀有剧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潜山弹腔也以特殊的方式折射出古皖民间数百年来凝聚于其中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它不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且是一段历史时期的一面镜子。可惜的是,潜山弹腔在非常时期的艰难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优秀剧目多已散佚,且濒于失传。其历代创作的剧本、曲牌,包括使用的服饰、脸谱、道具,以及与此有关的记载、评价、书籍等史料,都难以收集。熟知弹腔艺术的老艺人渐已作古,演员青黄不接,人才匮乏,剧团设施陈旧老化。新的戏剧剧种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弹腔表现形式和内容难以适应现代观众审美要求,使得“潜山弹腔” 这一流传了三百余年,历史上曾经与徽剧、弋阳腔、目连戏和黄梅戏等许多著名的地方戏相唱和、相影响、相媲美的稀有地方戏剧种,却鲜为人知、面临濒危,几乎销声匿迹。     

 

    潜山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从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组织专门力量,围绕弹腔艺术的起源、流布范围、传承谱系以及代表性的剧目和人物等,进行发掘和研究,这不仅向世人充分展示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且灿烂多姿的古皖文化,也能更好地传承、弘扬和保护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瑰丽的民间艺术之源。宋晓琴积极参与,上下奔走呼号,许畈弹腔剧社已挂牌成立,并培养了三十多名青年演员,老艺人许开学、王兰香已被认定为省级传承人,她们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带徒学艺,宋小琴已成为第三批省级传承人,许畈弹腔班复排的“二进宫”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县文艺调演中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参加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展演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由于县、乡领导对弹腔艺术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先期由许开学、王兰香等三位老传承人和宋晓琴筹划组建了弹腔艺术传承中心,培养了许承初、许子东、许开化、许林虎、许承来等6名骨干演员。由于人手不够,又达不到传承的目的,再吸收了年少的许丹丹、许裕萍、许冬红、许婷婷、许承志等。现在剧社有三十多人,大家满怀激情地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演练。在演练中,老的不保守,小的刻苦虚心。召集时无一缺席,场面情趣高亢,进展可观。

 

    目前潜山县已建立弹腔艺术生产和艺术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制订了弹腔艺术奖励机制,对演出剧目予以场次补贴,充分发挥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培养腔弹后继人才,我们相信,欣逢盛世,古老的艺术必将焕发出多彩的春天。

 

☆☆☆☆☆☆☆☆☆☆☆☆☆☆☆☆☆☆☆☆☆☆☆☆☆☆☆

 

冰肌玉骨映红妆

 

——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二月花神”传承人韩可枝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颂布实施,省级非遗项目民间舞蹈“十二月花神”传承人韩可枝十分高兴。她15岁开始学习古典民间舞蹈“十二月花神”。55年来,她用心收集挖掘整理这一古老的文化,并将其传承,多次参加“十二月花神”的收集整理工作,培养徒弟三十余人。她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承下去,尽一个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

 

    “十二月花神”是潜山古代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文娱表演节目。它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观音洒净”为题材,用传统舞蹈形式表达劳动人民在盛世中的生活感情。舞蹈通过观音洒净水,使人间万物复苏,百花竞放。歌词主题鲜明,是以歌盛世、庆升平、乐丰收、观花赏景为内容的十二首美丽的生活颂歌。舞蹈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1941年出生于潜山县黄泥镇普通农民家庭的韩可枝,由于相貌出众,15岁那年,她和镇上其他14名女子一起被挑选参加安庆市汇演,表演民间舞蹈“十二月花神”。下腰、走台步、举云手……基本功训练就此开始,韩可枝饰演的是六月荷花,“十二月花神”这个舞蹈的意思是庆丰收、颂太平,反映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1956年安庆市汇演,“十二月花神”获得节目奖和演出奖,从此这一古典民间舞蹈开始走上舞台,参加地区和省里各种文艺汇演。1957年选送参加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同年3月被选送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被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1989年“十二月花神”入编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十二月花神”表现形式和内容难以适应现代观众审美需求,和青少年观众有了距离感。随着“十二月花神”老艺人的逐个谢世,能演“十二月花神”的演员青黄不接,人才匮乏,面临着生存困难甚至毁灭,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韩可枝,深感责任重大。闲时,老人总是拿出珍藏的《十二月花神》歌词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安徽卷》中“十二月花神”的稿本辅导学生们练习。2009年潜山县举行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调演,韩可枝和老人们一起来到安庆为参加演出的学生们挑选服装、头饰。‘十二月花神’舞蹈的服饰都是有讲究的,十二个花神头戴着表示本月份的花枝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辅导的学生演员演出的《十二月花神》在庆祝建国60周年全县文艺调演中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奖。

 

    “十二月花神”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一种形象优美,音乐典雅,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以十二月不同节令花卉为赞美对象,每首都采用了我国古代优美、健康的典故,更突出了这个舞蹈的古朴典雅,具有丰满的现实意义。它的曲调委婉缓和,就好像仙人从空中飘飘荡荡来到人间,为人间祈福施福。

 

    据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潜山就有“十二月花神”舞蹈表演活动,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才以完美的音乐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清朝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因兵荒马乱一度失传。辛亥革命后民间灯会、庙会又相继出现,但曲谱歌词失传。新中国成立后,为丰富民间文化活动,1954年由黄泥镇民间艺人汪亚英牵头对“十二月花神”进行收集挖掘整理并填词。“十二月花神”艺术绝大多数来自农民或农村手工业者,它表现了民众生活、风土民情,特别是本地域人民的道德观、审美观,载歌载舞,祈求和平。进入新世纪以来,潜山县加大对这一古典舞蹈的保护力度。一方面积极申报非遗,整理曲谱、装束、舞姿等详细资料,一方面成立业余班社,经常性组织演出,活态传承。2008年,“十二月花神”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

 

    “正月梅花香,渡春江,点缀好春光,冰肌玉骨映红妆,孤山留素影,独占百花王,百花王。二月杏花开,满园栽,独自出墙来,千红万紫巧安排……,韩可枝老人用原生态的嗓音、古朴典雅的舞蹈向我们展示了“十二月花神”浓郁的民间韵味。但愿民间舞蹈“十二月花神”绽放芬芳。

 

☆☆☆☆☆☆☆☆☆☆☆☆☆☆☆☆☆☆☆☆☆☆☆☆☆☆☆

 

一口道尽千古事  双手舞动百万兵

 

——记木偶戏省级传承人程泽

 

    随着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木偶戏搜集整理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为传承木偶戏做出贡献的黄铺春苑民间班社的班主程泽君一下子成了家乡的新闻人物,报刊、电台、电视台相继报道她和她的春苑艺术团。程泽君也被认定为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今年36岁的程泽君(艺名李良玉)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初中文化程度,性格开朗,热情大方,为人真诚,广交朋友,不但爱唱歌还会吹竹笛,最酷爱的是唱黄梅戏。提起唱戏,程泽君打开话闸子滔滔不绝:她1989年10月拜师学唱黄梅戏,她的师傅名叫余根五,终身未婚,无儿无女,她就拜师傅为义父,今年78岁了。60年代初曾在县黄梅戏艺术团学习黄梅戏,后在家乡辅导文艺骨干,他的弟子有100多人,70年代他领办了业余剧团,在家乡小有名气。拜师后她就随师傅到岳西等周边县演出,她扮演的娃娃生唱红了,每场演出,观众都是掌声如雷,随后又到湖北、天津、武汉等地演出,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与赞美。一个偶然的机会,师傅看到一个叫贾英堂的老艺人,表演了他从未见过的木偶戏,他欣喜若狂如获至宝,正准备虚心求教的时候老人不幸去世,为了不让木偶戏失传,师傅借高利贷,高价买下了贾英堂的全部演出木偶,开始自学木偶戏。师傅看程泽君悟性很好,1992年将要失传的木偶戏艺术传授给她。

 

    说起木偶戏有许多人还未看过,程泽君说:木偶戏戏台装饰是由铝合金组成的,长195公分,宽120公分,高210公分,形成一个长方形,外围和顶棚是由雨布做成,配有对联横幅美丽可观,木偶戏演员有生、旦、净、末、丑共18个,而且有面具配合,有个谜语比较形象的解读了木偶戏“在家想困,外出想高,玩的没得裤子穿,还唱南腔北调”。演出舞台内有两张桌子,两把椅子,两张桌子中间放有一只道具箱,台内前方放有演出时所需用品(托盆、衣帽等)。台内桌子上有操作配音演员和文武场4人,演出时操作木偶的人在中间,两边坐的是文武场和配音演员,操作时两手同时运用,做到手脚灵活,活灵活现,调度演出依次出场的各个演员。可谓是: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尽管操作难度比较大,但由于程泽君机灵勤奋,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技艺,一年后就能单独登台演出了,她说她演的第一本戏是《金钗记》,后又演了《卖花记》、《双结义》等等,现在传统36本黄梅戏她都能演,90年代初期在家乡演出很快走红,我们这里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七月半、娘娘会、谢天酬愿等都请木偶戏演出以示大礼,那时的木偶戏演员走村吃村、走县吃县很是风光。听师傅说,80年代初期,瓦木匠人的工资每天才9角钱,他演出一场就是5元,程泽君演出时每场收的戏金是50元,收入十分可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曾经辉煌的木偶戏逐渐落在了时代发展浪潮之后,结婚生子为人妇的程泽君,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不得不“下海”经商,开办了购物超市,她学会了驾驶技术开始送货下乡,“不能当饭吃”的木偶戏,一度被尘封。

 

    每次听到唱戏我的心就一震,我实在舍不得木偶戏这门艺术啊!程泽君说,2005年我又外出演出木偶戏,在丈夫的帮助下,投资了一万多元添置了调音台、音箱等设备,同时自制木偶、整理木偶戏。如今义父年事已高,中风多年,他的饮食起居都是我照顾,这些我都能应付,我最担心的是木偶戏的传承问题,木偶戏太难了,不是想学就能学,还得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这里会操演的不到5个人了,我真担心这门艺术在我手里失传。

 

    那天,我们在程泽君家里采访,偶然发现她12岁的女儿能歌善舞,操演木偶有模有样,这不是当然的传承人吗?程泽君说她一个人太少了,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啊!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


土与水的艺术  力与美的结晶

 

记省级非遗项目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葛贤友

 

    八月五日,安庆电视台《纪录安庆》栏目组播放了潜山县痘姆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葛贤友生产陶器的全过程,这个流传民间2000多年的手工技艺,再此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这是潜山县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成果。

 

    葛贤友,男,1964年6月出生。1983年开始从事陶器生产,现为省级非遗项目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痘姆陶器有限公司经理。

 

    葛贤友说:“痘姆陶器”是潜山县传统名牌产品之一,陶器生产历史悠久,唐诗人李白曾赞舒州酒具“舒州(即陶制酒具)力士铛,李白与尔同生死”,痘姆乡是陶器手工艺制作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和勤劳智慧的民间艺人。据薛家岗遗址考古发掘考证:痘姆制陶起源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通过一代代制陶艺人勤奋学习,缜密改良不断发扬光大,因此痘姆乡称为“皖西南陶器之乡”。

 

    谈到陶器的制作过程,葛贤友侃侃而谈:陶器制作工艺复杂,有14道工序,需要25天左右烧制而成,制坯方法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坯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坯。制陶需选用纯净而细腻的红粘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工艺。主要陶制品有:米坛、咸菜坛、酒坛、砂锅、水缸、花钵、古乐器等。

 

    葛贤友说: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种种原因,该技艺不便掌握,必须对陶土性质了解透彻,只有把陶土的收缩率控制在10%以内,才能掌握成品的成功率。这项技艺没有文字记录,没有理性指标,全靠制陶艺人手工把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说到烧窑,葛贤友也有绝技,他说,建窑要选择好位置,要建在山岗上,便于出水,山岗要有一定的斜坡,窑从上到下要有14%的坡度,窑的形状为陏圆形,下宽上窄,窑墙斜坡小于7%,一般70米长的窑,起步为1.3米,从下到上建到50米,放宽到2.3米,逐步收窄,到顶一般在1.9米。烟囱高出窑背1.5米,窑背的圆度不得超过上口的30%,这样的窑坚固耐用。窑炉用煤烧烤,窑背眼口用松柴烧烤,装好窑后用小火烧烤12个小时,排出窑内的水份,烘干坯子,再开始中火烧12小时,再到大火。使窑炉的温度达到1300度,才可在上面打开眼口烧松柴,使粙水达到粙面光滑,烧柴一定要从慢到快,15分钟打开眼口从中观看,一看砖的颜色,二看粙面的光细度,再看窑底的亮度,几样对比就可以判断成品的好坏。这项技艺没有三年五载是学不会的。

 

    由于陶器制作技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收入底,农村独生子女不愿传承学艺,对此葛贤友也费尽心血,多年来,他免费传承技艺,凡是来场学艺的,他都热情接待,言传身教,管吃管住,计件发工资,职工家中有困难,他都能鼎立相助,现在他的陶器有限公司已有职工40余人,年收入200余万元,葛贤友说,他要尽已所能,让这项绝技发扬光大。

 

    令人欣慰的是,潜山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对陶器制作技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进行整理、研究和建档,对传统技艺所涉及的相关设施、器物、工具进行修复与保护,利用录像的方式保护完整的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及原料和工艺流程,积极申报认定项目传承人,保护以葛贤进为代表的传承人和老艺人,组织帮助他们继续传承手工制陶技艺。

 

 

(潜山县文化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